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心慌、气短、焦虑不安可以通过调整作息习惯、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1、调整作息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焦虑不安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调整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也可以适当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
2、运动
如果患者平时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可以排解压力,放松心情。
3、物理治疗
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推拿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4、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通过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佳,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如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等。
5、心理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