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出血是什么意思

2023-10-17 11:54:36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一般情况下,活动性出血是指血液从破损的血管内不断渗出到血管外,在血管外形成凝血块,并且发生纤维蛋白溶解,导致血容量减少的一种病理状态。

活动性出血是外科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损伤了血管壁或者造成血管破裂,使血液从血管内流出,并在血管外形成凝血块,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的缺血和缺氧。活动性出血一般指的是内脏或颅内,通常比较隐匿,需要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当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必要时,患者还需要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饮食上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食物。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