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胀气中医辨证论治

2023-08-03 13:46:10
王凤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中医认为,胃肠胀气的原因主要包括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积食、脾气虚、胃气不足等,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吃一些比较容易产气的食物,比如地瓜、洋葱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内有大量的气体,从而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
2、情志不畅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情绪压抑的状态下,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运化功能,从而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胃胀、腹痛等。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爬山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治疗。

3、积食

积食是饮食过多,超过脾胃运化功能,使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在胃肠内停滞过久而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大便不调、食欲减退、舌苔白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同时,还可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选取中脘、足三里、天枢、三阴交等穴位,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积食。

4、脾气虚

患者存在脾气虚,使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食物长时间在胃肠内停留,而引起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大便不调、食欲不振、舌苔白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同时,还可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选取中脘、足三里、天枢、三阴交等穴位,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气虚。

5、胃气不足

胃气不足,可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食物长时间在胃肠内停留而引起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大便不调、食欲不振、舌苔白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如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同时,还可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选取中脘、足三里、天枢、三阴交等穴位。

若症状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