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腓总神经针灸通常可以扎承山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绝骨穴、解溪穴等穴位。
1、承山穴
承山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的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上。患者配合医生进行针灸,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作用,对于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在下肢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患者通过针灸阳陵泉穴,可以起到舒筋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中风、头晕头痛、黄疸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患者配合医生进行针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理气降逆的作用,对于呕吐、噎膈、腹胀腹痛、虚劳诸证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绝骨穴
绝骨穴位于外踝高点下0.5寸,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患者配合医生进行针灸绝骨穴,可以起到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脚腕肿痛、脚转筋、头痛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解溪穴
解溪穴属于足阳明胃经,在踝区,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患者配合医生进行针灸解溪穴,可以起到清热利窍、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头痛、项强、癫痫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医生要辨证论治后再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出现意外损伤。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或症状加重,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