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内分泌科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可能会失明,也可能不会,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判断。
1、可能不会失明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通常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眼部微血管受损,引发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渗出、出血等情况。如果患者在患病后积极配合医生控制血糖,并且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胶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通常能够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会出现失明的情况。
2、可能会失明
如果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情况比较严重,出现了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情况,而且患者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导致病情持续加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失明。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低糖、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同时还需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有利于控制病情。另外,患者还要注意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眼部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