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心血管内科
肌酸激酶MB一般是指肌酸激酶同工酶MB,其值偏高可能说明存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由不同基因缺陷引起的肌肉疾病,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MB活性增高。这种疾病特征为逐渐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对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可咨询医生后考虑应用新斯的明、利鲁唑片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2、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损伤会引起肌纤维的破坏和炎症反应,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分泌增多。这是因为肌酸激酶同工酶MB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在损伤后会大量释放入血。轻度的骨骼肌损伤可通过冷敷、加压包扎等方式处理,严重者则需要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止痛并预防继发感染。
3、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因子刺激会使肌酸磷酸激酶增多,从而出现升高的现象。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4、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从而引起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升高。因为大脑中也存在此种蛋白,当发生脑卒中时,血-脑屏障被破坏,血液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进入脑脊液中,导致其浓度增加。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管理需迅速开展颅内压监测、脑电图监测等,同时配合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5、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受损的心肌细胞释放出大量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导致其浓度急剧上升。这是由于心脏中的特殊类型肌酸激酶受到损害所致。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
建议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减轻肌肉压力,预防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