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血小板数量逐年下降,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药物因素、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原因所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经常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就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改善血小板减少的情况。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小板遭到破坏,从而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需要立即停止服用上述药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贫血、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存在大量的自身抗体,会导致血小板的免疫性破坏,从而出现血小板数量逐年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5、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由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的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生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内脏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