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勇毅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眼科
眼睛珠子发黄可能是药物副作用、酒精性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脂肪肝等疾病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诊断和治疗。
1.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氯丙嗪、甲基多巴等可影响胆汁代谢,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药物性黄疸,会出现眼珠发黄、食欲不振、发热、腹泻、尿液发黄等症状。一般来说,患者停用相关药物后黄疸现象会逐渐消退。
2.酒精性肝炎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受损,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进而引起酒精性肝炎,有腹痛、食欲不振、黄疸等。甘草酸制剂如复方甘草酸苷片可用于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可以用温水送服,但需注意监测肾功能。
3.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是由于胆汁排泄受阻导致胆红素积累引起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色素,当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时会导致皮肤和眼白变黄。此外,还可以有发热、腹痛、呕吐、乏力、食欲差、消瘦等症状。熊去氧胆酸有助于改善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症状,可以促进胆汁排出,患者可以用200ml温水吞服。
4.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引起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而发生贫血,并出现黄疸的一种疾病。此时衰老的红细胞会在脾脏被破坏,产生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进而使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从而出现巩膜、黏膜和皮肤等部位黄染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服用时可用温开水吞服。
5.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含量异常增加,造成肝细胞损伤,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可有眼睛发黄、乏力、右上腹不适、睡眠障碍、便秘等症状。减肥手术如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可通过减少食物摄入量来减轻体重,进而缓解脂肪肝,间接改善黄疸症状。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肝功能测试和超声波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患者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蛋黄,以免加重脂肪肝,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