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迪生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与心力衰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患者可以就医后咨询专业医生。
1、病因
心肌缺血是由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等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2、症状
心肌缺血患者在早期时,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在早期时,可能会出现气促、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3、治疗方法
心肌缺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同时还要配合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利尿类药物,比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病情严重时,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除此之外,两者的区别还在于严重程度、预后、好发人群等方面。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