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外耳道后壁缺损可以通过视诊、触诊、耳镜检查、鼓气耳镜检查、电耳镜检查等方式检查出来。
1、视诊
视诊首先应观察耳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注意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缺损、局限性隆起、增厚及皮肤红肿、触痛、瘘管等。
如耳廓向前外方推移,应注意耳后有无肿块。耳后血肿的患者,如果有头部外伤史,需要排除颞骨损伤的存在;其次应注意耳周有无红、肿、瘘口、瘢痕、赘生物,有无副耳及邻近腮腺肿大;最后观察外耳道口,有无闭锁、狭窄、新生物、瘘口,外耳道皮肤有无红、肿、水疱、糜烂及异常分泌物。
如有异常分泌物则要观察其性状及颜色,明确有无黑色或白色孢子菌丝。
2、触诊
检查者用两手拇指以相等压力触诊两侧乳突尖及鼓窦区,注意有无压痛及耳周淋巴结肿大。指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者,提示外耳道炎或疖肿。如耳后肿胀,应注意有无波动感、压痛及瘘口,如有瘘口,应以探针探查其深度及瘘管走向。
3、普通耳镜检查
注意外耳道骨部后上壁有无肉芽和塌陷,观察鼓膜的颜色、形态、有无充血、内陷、混浊、瘢痕,以及锤骨短突有无突起,光锥有无缩短、消失,注意鼓膜穿孔大小、位置、鼓室内有无积液、肉芽和胆脂瘤。边缘性及松弛部穿孔有时很小,常被脓痂覆盖,必须清除后才能看到。
4、鼓气耳镜检查
鼓气耳镜外端被一放大镜玻片封闭,其旁有孔,接连一橡皮球,如加压橡皮球时鼓膜则内移,放松时鼓膜复位,借此可观察鼓膜动态,如迷路有瘘管时加压则可引起眩晕和眼球震颤,称为痿管试验阳性,以此来判断有无鼓膜损伤。
5、电耳镜检查
使用自带光源和放大镜的鼓气耳镜,能观察鼓膜较细微的病变,如扩张的微血管等。尤其适合门诊患者、卧床患者及婴幼儿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耳道的清洁干燥,避免经常用手或挖耳勺抠耳朵,以免造成耳道黏膜损伤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