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9-12 15:02:01
杨彬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全科

战争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可能由战争创伤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创伤、社会支持缺乏、家庭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引起。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1.战争创伤应激障碍

战争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是由于个体经历严重的、持续性的战争事件而产生的长期的心理反应。这些事件可能导致个体出现反复回忆、噩梦、回避相关情境等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从而减轻症状,每周进行1-2次,每次60-90分钟。

2.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严重创伤性事件引起的持久性心理障碍,如战争、自然灾害等。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出现反复闪回、警觉性增高等症状。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常用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如盐酸舍曲林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温水送服,具体剂量应遵医嘱。同时患者可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放松练习,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3.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是指个体因遭受重大生活事件而导致的心理痛苦,可能表现为情感麻木、社交退缩等症状。当个体无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时,就可能出现心理创伤。心理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如人际心理治疗,旨在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每周进行1-2次,每次60-90分钟。

4.社会支持缺乏

社会支持缺乏指个体在遭遇困难时缺乏来自家人、朋友或其他社会资源的支持。这可能导致个体感到孤独、无助,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是治疗的关键,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支持小组或活动,与其他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和互动。同时鼓励患者逐渐恢复社交生活,参加一些轻松的社交活动,如聚餐、看电影、散步等。每周进行1-2次,每次1-2小时。

5.家庭功能障碍

家庭功能障碍会影响个体的家庭环境,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自闭症、抑郁症等。家庭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每周进行1-2次,每次60-90分钟。

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评估,以监测病情变化。此外,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每次15-30分钟,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