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燕敦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内科
休克是指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的危重病理状态。休克患者体内微血栓形成可能造成视网膜小动脉阻塞、急性肾衰竭、肺水肿、脑卒中、肺出血等后果。
1.视网膜小动脉阻塞:若患者的休克情况较为严重,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会导致机体内的凝血系统异常激活,进而出现大量微血栓的情况。此时可对视网膜产生较强的刺激作用,从而诱发视网膜小动脉阻塞的问题,影响视力健康。
2.急性肾衰竭:由于休克会导致肾脏供血不足,所以容易引发急性肾损伤,而微血栓会进一步加重这一损害,最终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3.肺水肿:休克状态下,心脏输出量明显降低,血液淤滞在肺部血管内,同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入肺泡腔,即可引发肺水肿的情况。
4.脑卒中:如果休克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会使脑组织处于相对低灌注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大脑功能受损,甚至还会引起脑梗死、脑出血等问题。
5.肺出血:休克时,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在血管壁受损处沉积,从而形成微血栓。当微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小血管时,会导致肺出血,表现为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建议家属密切观察休克患者的症状变化,一旦发现不适均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