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急得吐血可能是饮食不当、急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等,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受损,出现吐血、黑便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清淡的饮食,例如小米粥、瘦肉粥等。
2、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的急性炎症,可能与应激、药物刺激、酒精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
3、胃溃疡
胃溃疡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胃穿孔的情况,从而导致吐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硫糖铝片、铝碳酸镁片等药物辅助改善。
4、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如果患者胃息肉表面出现糜烂或者溃疡,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出血,从而出现急性吐血、黑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等。
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可能会导致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从而出现吐血、便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辅助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适量吃一些含维生素、蛋白质等丰富的食物,如苹果、牛奶、鸡蛋等,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促进疾病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