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尿失禁

2023-08-10 13:52:46

孔德波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泌尿外科

产妇尿失禁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盆底肌松弛、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等原因所导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生理现象

在妊娠期间,子宫会逐渐增大,从而对膀胱、盆腔等部位造成压迫,导致膀胱容量减小,从而出现尿失禁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产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加重尿失禁的情况。

2、盆底肌松弛

在妊娠期间,胎儿会逐渐生长发育,子宫也会逐渐增大,从而对盆底肌肉造成压迫,导致盆底肌肉松弛,从而出现尿失禁的情况。通常在产后可逐渐恢复,建议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盆底肌肉的恢复。必要时,产妇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方式进行治疗。

3、尿路感染

如果在妊娠期间,不注意局部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上行感染,引起尿路感染的情况,从而出现尿失禁、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产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产妇也可以适当饮用温水,促进尿液排出,缓解不适症状。

4、尿道炎

尿道炎主要是由于淋球菌等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反应。由于产妇在妊娠期间免疫力低下,如果存在尿道炎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尿失禁的情况。产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产妇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尿道进行治疗。

5、膀胱炎

膀胱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结石、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膀胱炎症反应。由于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可能会引起尿失禁的情况。产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钠、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产妇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碳酸氢钠、枸橼酸钾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产妇在平时可以适当锻炼盆底肌肉,保持私处卫生,放松心情,避免焦虑情绪。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