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荣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创伤骨科
肌肉跳动是指肌肉突然不由自主地收缩,可能是生理因素、肌肉疲劳、缺钙、肌肉损伤、多发性肌炎等原因导致的。
1、生理因素
患者由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原因,导致肌肉出现短暂性的跳动,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2、肌肉疲劳
如果患者长时间进行体力劳动或者是运动,导致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容易导致肌肉疲劳,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缓解症状。
3、缺钙
如果患者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导致机体缺乏钙元素,可能会导致肌肉的兴奋性增加,从而出现肌肉跳动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
4、肌肉损伤
如果患者局部肌肉受到撞击,可能会导致肌肉损伤,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肌肉损伤的恢复。
5、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跳动、肌肉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氨甲蝶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