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高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泌尿外科
产后漏尿可能是盆底肌松弛、尿路感染、阴道前后壁膨出、尿路结石、子宫脱垂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地治疗。
1、盆底肌松弛
因为在怀孕期间,子宫会随着胎儿的增长而不断增大,这样就会对盆底肌肉造成压迫,在生产后,可能会出现盆底肌松弛的现象,从而引起漏尿的症状。患者可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提肛运动,一般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2、尿路感染
在生产后,由于身体比较虚弱,如果没有做好局部的护理措施,就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这样就会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出现,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漏尿。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
3、阴道前后壁膨出
女性在怀孕期间,子宫会随着胎儿的增长而不断增大,这样就会对阴道前壁造成压迫,在生产后,可能会出现阴道前壁膨出的现象,从而引起漏尿。这种情况一般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产后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一般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如果膨出的症状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尿路结石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尿路结石的情况,在产后可能会导致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尿道黏膜损伤,从而引起漏尿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子宫脱垂
因为分娩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损伤,在生产后可能会导致子宫脱垂,从而出现漏尿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通过子宫脱垂悬吊术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避免重体力劳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均衡摄入营养,配合医生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如果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