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梗一般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等。
1、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断剂是指通过阻断β1、β2受体,从而达到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导致心率减慢、传导阻滞等。
2、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是指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硝酸酯基的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症状。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压,甚至休克等。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是指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心肌细胞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的药物。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盐酸维拉帕米片、盐酸地尔硫卓片等。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4、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出现急性堵塞导致的,此时患者会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胸闷、气短等症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情况,因此要禁用,常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一般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5、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指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脂的药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后可能会导致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需要使用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擅自用药,以免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在平时避免劳累,尽量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脏负担和心律失常的风险。饮食上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另外,可以增加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疾病能够更快地恢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