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肝火目赤是由于肝失疏泄,肝气上逆犯目,或肝火炽盛,内扰于肝,致使肝火上炎,灼伤津液,导致目赤肿痛的症状。
肝火目赤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因其他病邪侵袭,日久化火,或因肝病及于肝、火热之邪侵及肝经,日久化火,以致肝经经脉受阻,郁而化火,犯及肝经所表现的一类病证。肝火目赤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胀、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耳鸣如潮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耳聋、耳肿、痈肿疮疖等症状。肝火目赤治疗以清泻肝火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菊花、决明子、枸杞、夏枯草、桑叶、蒲公英等中药进行调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同时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患者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若患者感到不适,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