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鹤洋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胃肠外科
结肠癌是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5个淋巴结13个转移说明可能属于结肠癌晚期。其发病原因与饮食、生活习惯、环境、遗传、基因突变等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治疗来控制疾病发展,延缓生存期。
1.饮食:长期食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食物等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此外,如果经常摄入含有亚硝胺类物质的食物,如腌肉、泡菜等,也可诱发结肠癌的发生。日常应注意饮食习惯,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菜、小米粥、排骨汤等。
2.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以及肥胖人群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刺激肠道组织增生,患病期间若没有注意控制上述情况,也会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因此需及时戒烟,并戒掉饮酒习惯,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3.环境: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果长时间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受到化学致癌因子的影响,也容易出现此情况。所以应避免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中。
4.遗传:有结直肠腺瘤家族史者较易发展成结肠癌;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性结肠癌综合征,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等。若家庭中有此类疾病史的患者,应该按时进行体检,便于早发现疾病并进行干预。
5.基因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伴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和周围神经病变、家族性腺瘤性囊肿病、遗传性色素沉着症-硬脑膜内弥漫色素沉着及血管畸形综合征、错构瘤蛋白病等均可表现为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此类患者则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常见有化疗、放疗等。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可提高生存率,日常注意避免过于焦虑,放松心情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