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帅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脊柱骨科
通常情况下,十四岁孩子走路脚后跟不着地,可能是鞋底过硬、缺钙、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鞋底过硬
如果患者长时间穿过硬的鞋子,可能会导致脚后跟部位受到挤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更换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过硬的鞋子,同时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2、缺钙
如果患者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身体缺钙,从而出现肌肉痉挛、骨骼疼痛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
3、足弓塌陷
如果患者存在足弓塌陷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张力增高,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通过佩戴矫形鞋垫的方式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常由于长时间走路或跑步等原因造成,患者可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布洛芬等药物进行治疗。
5、跟腱炎
如果患者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跟腱部位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炎症,出现疼痛、活动后加重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不适。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