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红细胞压积是反映血液中血细胞与全部血容积的比值,其增高可能表明存在脱水、缺氧、脾功能亢进、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1.脱水
大量呕吐、腹泻、利尿等可引起机体脱水,使体液丢失过多而导致红细胞相对聚集,出现红细胞压积升高的情况。此时应及时进行补液治疗,防止失水过多而造成不良后果。
2.缺氧
如高原地区居民因长期处于低氧环境而发生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和体积增大,从而引发红细胞压积升高。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若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则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3.脾功能亢进
多是感染、免疫等因素造成的,会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导致肝脏合成红细胞的能力下降,同时脾脏的功能增强,大量破坏红细胞,就会引发红细胞压积偏高的情况。需要配合医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瑞舒伐他汀钙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骨髓纤维化
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所造成的骨髓增生,比如炎症感染或者是慢性损伤。患病之后容易导致患者的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甚至还会干扰到网状红细胞系统的发育,从而引起红细胞数量和体积都明显增高。可以遵照医嘱服用利妥昔单抗制剂、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常伴有多形性红细胞、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且外周血涂片上原始红细胞比例超过百分之十,并会出现红细胞压积升高的现象。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降低红细胞数量、预防并发症等方面,临床上常用的口服药包括羟基脲胶囊、舒尼替尼胶囊等。
如果长期存在红细胞压积偏高的情况,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血液科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