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 内科
下肢水肿后抬高下肢的作用,主要是促进静脉回流、缓解水肿、缓解疼痛、促进淋巴回流、增加肾脏血液循环等,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促进静脉回流
下肢水肿可能是长时间站立、下肢静脉曲张等原因导致的,此时下肢静脉回流会受到阻碍,适当抬高下肢,能够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从而缓解水肿的情况。
2、缓解水肿
如果患者存在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抬高下肢,能够促进血液回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水肿的情况。
3、缓解疼痛
如果患者存在下肢骨折、外伤等情况,可能会导致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将下肢抬高,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
4、促进淋巴回流
如果患者存在乳腺癌、肺癌等疾病,可能会导致淋巴管堵塞,从而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此时适当抬高下肢,能够促进淋巴回流,从而缓解水肿的情况。
5、增加肾脏血液循环
当患者存在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时,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下肢水肿的情况。此时适当抬高下肢,可以促进肾脏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缓解水肿的情况。
另外,下肢水肿的患者,除抬高患肢外,还需要配合局部的制动和后期的康复训练,才能最终消除肿胀。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可以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柚子、黄瓜、西红柿等,避免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