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夜惊症可以采取心理支持、改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苯二氮卓类药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心理支持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个体识别并应对诱发因素。此方法旨在减轻由压力、焦虑等因素引起的夜惊症状。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减少因情绪问题导致的夜间惊醒。
2.改善睡眠环境
调整卧室温度、光线及噪音水平,确保床铺舒适,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优化睡眠环境有助于缓解由外部干扰造成的夜惊现象。针对性地解决睡眠障碍物理因素可提高睡眠质量。
3.规律作息
制定固定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并保持一致性,包括周末。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身体建立起稳定的生物钟,从而减少夜惊的发生。这种方法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
4.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夜惊症,需遵医嘱服用。服用时要用温开水送服。这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能有效控制夜惊发作频率。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
5.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常用有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临睡前按医嘱服用。此类药物同样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且不会形成依赖性。建议患者于睡前服用药物。选择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替代是因为其成瘾性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夜惊症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因和酒精,以减少夜间的兴奋效应。同时,建议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或瑜伽,以帮助调节身心状态,预防夜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