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心血管外科
毛细血管出血出现斑点可能是外伤、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外伤
受到外界物体撞击,容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皮下淤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皮肤瘀点、瘀斑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来治疗,平时应注意远离过敏原。
3、维生素C缺乏症
如果平时摄入的维生素C不足,会导致体内的维生素C缺乏,从而诱发维生素C缺乏症,会出现皮肤瘀点、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来治疗,平时还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橙子、西红柿等。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由于体内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来治疗,平时还可以多吃富含血小板的食物,比如猪肝、鸡蛋等。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及所致的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频繁进行揉搓,也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否则会加重出血的情况,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在平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