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亚会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放疗科门诊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多考虑是过敏性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肝功能损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过敏性疾病
若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易过敏的物质,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远离过敏原。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如果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体内造血功能异常,会使嗜碱性粒细胞生成增多,会出现身体乏力、低热、多汗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白消安片、尼洛替尼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3、糖尿病
如果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过多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可能会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诱发糖尿病,也会伴随上述现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
4、恶性肿瘤
如果患者身体内部出现了恶性肿瘤,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也会伴随局部疼痛的症状。此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进行处理,术后可辅助化疗、放疗等方式抑制癌细胞生长。
5、肝功能损伤
如果肝脏部位受到病原体入侵,可能会有大量炎性物质渗出,从而影响肝功能,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情况,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出现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数值偏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片等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