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拔罐疼不疼需要从皮肤敏感度、操作技术、使用材料、拔罐时长、部位等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拔罐时,刚开始会感到罐子吸附在皮肤上的轻微牵拉感。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有皮肤紧绷、压迫感,部分人会觉得有点酸痛。罐内有温热感,身体会逐渐放松。取罐后,皮肤可能会有红印或轻微淤血。
1、皮肤敏感度
对于皮肤敏感度较低的人来说,拔罐通常不会感到特别疼痛。他们可能只会在罐吸附瞬间有轻微感觉,随后基本无不适。比如一些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皮肤较粗糙的人。建议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不同大小的罐,根据自身感受调整。若初次拔罐,可从较小罐开始。
2、操作技术
专业且熟练的操作技术能减少疼痛,因此如果拔罐时力度适中、吸附稳定,疼痛会较轻。反之,若操作不当,如用力过猛、罐内空气未排尽导致吸附不稳定等,会引起疼痛甚至损伤皮肤。建议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有经验的拔罐师进行操作。学习正确的拔罐方法,避免自行操作不当带来风险。
3、使用材料
不同材质的罐可能带来不同感受。玻璃罐较为常见,吸附力相对稳定,疼痛一般较轻微。竹罐等材质可能会因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而影响疼痛程度,较粗糙的可能会引起皮肤不适。初次拔罐建议遵医嘱选择玻璃罐,其透明度也便于观察皮肤状态。若对某种材质不适应,及时更换。
4、拔罐时长
拔罐时间过长会增加疼痛风险。一般来说,10~15分钟较为合适。时间过长,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淤血,疼痛加剧,因此建议严格控制拔罐时间,可设置定时器提醒。若在拔罐过程中感到明显不适,应立即停止。
5、部位
此外不同身体部位的疼痛感受也不同,肌肉厚的部位,如背部、臀部等,疼痛相对较轻;而皮肤较薄、神经敏感的部位,如颈部、手腕等,疼痛可能会更明显。初次拔罐可遵医嘱选择背部等肌肉丰厚部位。对于敏感部位要谨慎操作,可先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患者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入侵。在恢复期间还需要多注意休息,建议休息时间保持在8小时以上,注意个人卫生,洗澡时要避开拔罐部位,可使用湿润的毛巾避开拔罐部位擦拭,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