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感染科
十几年转氨酶一直高可能是由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引起的,建议进行肝功能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药物性肝损伤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肝脏受损,进而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直接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或者通过干扰肝脏代谢过程而间接损害肝脏。对于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例如,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以减轻肝脏负担。
2.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肝脏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和转氨酶升高,还可能伴随乏力、腹胀。这种情况下,肝脏细胞受到持续的破坏,从而导致转氨酶水平上升。患病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减少皮肤黄疸的发生。如果出现明显疲乏无力的情况,则不宜过度劳累,必要时可通过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调整。
3.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病,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食欲下降、疲乏、腹泻。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同时也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关键,患者需要完全停止饮酒。
4.病毒性肝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可导致转氨酶升高。当病毒侵入肝脏时,它会刺激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肝脏细胞受损,释放出更多的转氨酶到血液中,还可能伴随肝区疼痛、上腹部不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病毒类型。例如,乙型肝炎可通过遵医嘱口服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来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转氨酶水平。
5.脂肪肝
长期饮酒、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可导致脂肪肝。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引起肝细胞代谢紊乱和炎症,使转氨酶升高,还可能引起右上腹部疼痛。建议患者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如蛋糕、炸鸡等,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草莓、小米等。保持饮食均衡,控制体重。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以及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此外,还应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以免加重肝损害。如果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