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儿科
4岁的宝宝还处于语言发育阶段,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尿床的情况,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但如果经常性的尿床,则需要考虑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先天性畸形等因素有关。
1、大脑皮层发育不全
由于宝宝在出生后,大脑皮层的发育还不完善,在夜间睡眠时容易导致排尿反射弧的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起尿床的现象;
2、脊髓损伤
宝宝存在脊柱裂等疾病,可能会对脊髓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宝宝出现下肢瘫痪以及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也会导致宝宝出现尿床的症状;
3、膀胱功能障碍
本身患有泌尿系统感染或者是结石等疾病,也有可能会导致膀胱容量减少,或者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之间的协调运动出现异常,从而诱发尿频、尿急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尿床的情况;
4、神经源性膀胱
如果宝宝存在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等疾病,可能会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失去正常的收缩能力,无法将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会出现尿床的情况;
5、先天性畸形
若宝宝存在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肾脏积水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而当肾功能受到损害之后,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体内水分增多,就会增加夜间的排尿次数,所以会出现尿床的情况。
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能够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