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娟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内科
中药白扁豆炒和不炒的区别主要在于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不同、适应证不同、不良反应不同、注意事项不同等。
1、炮制方法不同
白扁豆炒制后可以去除其中的淀粉,能够减少对于消化的影响,也可以使药物的药效更好地发挥。不炒制的白扁豆比较硬,不会被人体所消化和吸收。
2、功效不同
白扁豆炒制后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也具有消暑止泻的功效。不炒制的白扁豆具有补脾胃、化湿气的功效。
3、适应证不同
白扁豆炒制后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湿浊带下等病症,也可用于辅助改善脾虚食少、湿浊呕逆等症状。不炒制的白扁豆则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湿浊吐泻、烦渴胸闷等病症,也可辅助改善脾虚水肿、气血不足等病症。
4、不良反应不同
白扁豆炒制后可能会增加腹泻的风险,如果患者盲目服用,可能会加重腹泻的症状。如果患者过量服用炒制后的白扁豆,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头晕的现象。不炒制的白扁豆一般不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
5、注意事项不同
如果患者存在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应避免食用炒制后的白扁豆,以免加重腹胀、腹痛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切勿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患者服用炒制后的白扁豆后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盲目服用。如果患者服用后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