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小肚子下坠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5-22 10:57:10
方霖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消化内科

拉屎指的是排便,小肚子指的是小腹。排便时小腹下坠的疼可能是由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肠炎

肠炎是由于肠道黏膜受到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当这些致病菌侵入肠道时,它们会产生毒素并刺激肠道组织,导致肠道痉挛和收缩加剧,从而引起小腹疼痛及排便时肛门有下坠感。针对肠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药物来消除感染源,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用药,通常建议饭后服用药物。

2.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结肠炎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这种炎症会导致结肠壁增厚、水肿和纤维化,进而压迫周围神经,引起小腹疼痛。对于慢性结肠炎,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肠炎宁片、氟哌酸胶囊等药缓解症状,通常要用温开水送服,此外片剂及胶囊要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嚼碎服用。

3.慢性直肠炎

慢性直肠炎是指直肠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通常由感染、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炎症会刺激直肠肌肉,导致局部肿胀和疼痛,表现为小腹疼痛。治疗慢性直肠炎的方法包括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使用复方地芬诺酯片等止泻剂减轻腹泻症状,建议餐后用药,此外具体用药剂量频次应由医生视病情进行调整。

4.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结肠炎症,其特征为结肠内出现多个溃疡。这些溃疡可能导致结肠扩张受限,产生压力,从而引起小腹疼痛。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以减少肠道炎症。患者需前往医院由医生完成注射。

5.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病变部位的炎症和溃疡形成可能导致肠道狭窄,增加肠道压力,引起小腹疼痛。克罗恩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等,以控制病情发展,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此外建议用温水送服药物。

针对排便感觉异常的情况,患者可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或肛肠科进行诊疗。此外,日常要避免摄入过多油腻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肥肉、辣椒,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状况。

相关推荐
拉肚子小腹疼是怎么回事
齐兴四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大便次数频繁、粪便的质地改变都被称为拉肚子,如果还有小腹疼,自己可能并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好多人觉得不算什么大的疾病,并不去医院进行治疗,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其实这是机体在向我们进行“求救”呢。一、拉肚子小腹痛并非小事1、急性胃肠炎:通常是由于吃过冷、过热的食物,以及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导致胃肠黏膜出现急性炎症,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起病比较急。2、食物中毒:当机体摄入有毒、有害的食品时,如毒蘑菇、未处理好的河豚、农药残留过多的果蔬等,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头晕、乏力、肌肉瘫痪等。3、其他疾病:此外,还有变态反应性肠炎、痢疾、肠道恶性肿瘤也可出现此类症状,应该前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并由医生进行明确诊断。二、如何治疗效果好1、原发疾病尽早治:若是急性胃肠炎应该尽量进行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并且口服葡萄糖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的脱水,则需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输入,必要时还可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如复方黄连素片、硫酸庆大霉素片等。若是食物中毒导致,停止进食有毒的食品,并使用颠茄片、蒙脱石散,以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还可进行洗胃、灌肠等。2、日常护理不能缺:保持手部清洁是预防拉肚子的重要措施,在接触食物前,应该进行洗手,可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此外,饮食健康也很重要,要确保吃的食物要完全煮熟,尤其是肉类、海鲜等食物。[1]谭松主编.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M].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7.148-149.[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临床医学 急诊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01.286-287.
拉屎前肚子拉完就不怎么回事
拉屎通常是指大便,肚子疼是指腹痛,大便前腹痛拉完就不疼了可能是腹部受凉、饮食不当、便秘、急性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到医院查明病因后治疗。1、腹部受凉:如果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导致胃肠痉挛收缩,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在大便之后胃肠痉挛的情况得到改善,可能会导致疼痛的症状消失。2、饮食不当:如果过多食用辛辣、油腻性食物,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可能会出现上腹疼痛、腹胀等情况,在排便之后减少刺激,会导致疼痛感减轻。3、便秘:主要是饮食不规律、排便不规律等原因所致,有可能会导致粪便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腹部疼痛等情况,在排便之后,由于胃肠道得到放松,可能会导致疼痛感消失。4、急性胃肠炎:如果饮食不卫生,引发急性胃肠炎,导致胃肠黏膜充血、肿胀,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在大便之后炎性分泌物减少,疼痛感会有所减轻。5、肠易激综合征:通常是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学异常、肠道感染等原因所致,有可能会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和吸收,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在大便之后,由于肠道内容物减少,疼痛感会消失。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熬夜,每天要多喝温开水。

吴鹏波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