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耳鼻喉科
耳膜一般指鼓膜。如果患者出现鼓膜穿孔15天了还流黄水的情况,可能是外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大疱性鼓膜炎、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外伤:当患者的耳朵受到外部冲击时,可能会造成鼓膜穿孔的现象,若在恢复期间护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感染,从而出现黄色液体渗出的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来改善症状。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在发病期间会导致局部组织充血和肿胀,还会伴随着明显的分泌物增多以及疼痛等症状,进而引发上述不适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大疱性鼓膜炎:是发生在鼓膜部位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会出现明显的大疱疹,并且会伴有明显的黄色液体渗出以及听力下降等情况。此时需要遵照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滴剂、更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患有慢性鼻炎或者是扁桃体炎等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则很有可能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可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上述表现。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5.胆脂瘤型中耳炎:此疾病是由于中耳长期受到破坏形成的囊性结构,通常会造成严重的听力损失,甚至引发上述情况。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则可能导致穿孔时间延长。一旦确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就需要尽快通过上鼓室切开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
建议患者在日常注意做好耳部清洁工作,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加重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