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彬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心内科
肺心病一般是指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晚期已经不想吃饭可能是情绪影响或身体消耗太大,也可能是与胃肠道功能紊乱、肝功能异常、胃肠道感染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根据引起的病因对症治疗。
1、情绪影响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患者在晚期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食欲。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多听些舒缓的音乐,缓解不良情绪。
2、身体消耗过大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大,从而引起食欲不振、身体乏力、消瘦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畜肉等,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也可以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
3、胃肠道功能紊乱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枸橼酸莫沙必利等药物进行治疗,促进胃肠道蠕动。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不适症状。
4、肝功能异常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体内的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出现升高的情况,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5、胃肠道感染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的患者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胃肠道感染的情况,导致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
患者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粥等,可以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但患者要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比如辣椒、肥肉等。如果患者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