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琦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骨科
跑步小腿后侧肌肉疼痛可能由跑鞋不合适、电解质流失、乳酸堆积、腓肠肌损伤或筋膜炎引起。建议调整跑鞋、补充电解质、适当休息,若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时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1.跑鞋不合适
跑鞋不合适可能导致足部受力不均,长期压迫小腿后侧肌肉,引起疼痛。由于缺乏合适的支撑和缓冲作用,容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更换合适的跑鞋是缓解此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选择具有良好缓震效果和合适宽度的跑鞋可以有助于缓解症状。
2.电解质流失
电解质流失可能因长时间高强度运动或大量出汗导致体内钠、钾等离子浓度降低,影响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从而引起小腿后侧肌肉痛。低血容量和电解质失衡会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导致肌肉痉挛和疼痛。补充电解质是预防和缓解电解质流失引起的疼痛的关键。可使用含有电解质的补液剂等来治疗,在运动前后适量饮用。
3.乳酸堆积
乳酸堆积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或过度训练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产生过多的乳酸,积聚在小腿后侧肌肉中,引起疼痛。乳酸堆积会导致局部pH值下降,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适当休息和拉伸有助于促进乳酸的代谢和排出。例如,在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静态拉伸,可以有效减少乳酸堆积。
4.腓肠肌损伤
腓肠肌损伤通常发生在跑步过程中,由于突然加速、改变方向或着地不当等原因造成。受伤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可能会导致小腿后侧肌肉疼痛。受损的肌肉组织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释放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冷敷和热敷交替应用可以减轻腓肠肌损伤引起的疼痛。例如,在受伤后的前48小时内,每天多次用冰袋冷敷;之后则改为温水浸泡或热敷。
5.筋膜炎
筋膜是一种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长时间跑步或跑步姿势不当可能导致筋膜发炎。筋膜炎会引起小腿后侧肌肉的疼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物理疗法如按摩和理疗可以帮助改善筋膜炎的症状。例如,定期接受专业按摩师的深层按摩或接受红外线理疗,可以放松紧张的筋膜,缓解疼痛。
建议患者注意调整跑步姿势,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加速,以减少对小腿后侧肌肉的冲击。同时,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和电解质平衡,防止电解质流失引起的疼痛。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应考虑寻求医疗评估,排除其他潜在的病理原因,如跟腱炎或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