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脱水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3-07-21 18:45:54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普内科

运动性脱水可能是由于运动量大、出汗过多、饮水过少、低血糖、急性胃肠炎等原因所导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运动量大

如果平时缺乏运动,突然进行大量运动,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引起运动性脱水。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进行缓解,也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

2、出汗过多

运动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缺乏,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适当喝温水,也可以适当喝淡盐水。

3、饮水过少

如果平时饮水过少,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不足,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饮用温水,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

4、低血糖

如果患者长时间不吃早饭,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糖含量下降,从而诱发低血糖,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四肢乏力、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运动性脱水的情况。建议患者适当进食巧克力、糖果等含糖量高的食物进行缓解。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溶液等进行治疗。

5、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进食卫生不洁的食物,导致胃肠道黏膜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