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土辉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耳鼻咽喉科
耳朵经常痒但是掏不出东西可能是由耳朵进水、耳道异物、耳部过敏、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耳朵进水
由于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在受到水侵入时容易诱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瘙痒、耳内不适感,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流脓液。或者可使用消毒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壁,以助于水分蒸发和减少刺激。
2.耳道异物
当存在异物如耵聍、头发等堵塞外耳道时,会导致耳内空气流通不畅,从而引起耳闷、耳痛以及瘙痒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听力下降与耳鸣等症状。患者需由医生用镊子或软钩取出异物。
3.耳部过敏
耳部接触了致敏原后会发生免疫应答,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使机体释放组胺,进而出现红斑、丘疹、水肿等不适现象,还可能伴有疼痛、皮肤破损、流黄水等症状。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处理,例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口服,西替利嗪每日1次,每次口服10mg,氯雷他定一日1次,一次10mg。
4.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耳道皮肤非感染性炎症,可能与温度变化、日晒、搔抓等因素有关。患病期间,外耳道会出现弥漫性炎症,表现为丘疹、水疱等皮损,伴随剧烈瘙痒。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进行局部涂抹。
5.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通常是因为细菌或真菌感染所致,这些病原体会对外耳道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发红、肿胀、疼痛和瘙痒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脓性分泌物。若是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以侧卧位耳朵朝上,保持耳道直立的状态,然后滴入药液。
建议患者定期清洁外耳道,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挖掘耳垢,保持耳部干燥。必要时,患者可到医院进行耳镜检查或听力测试,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