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饮水量的关系

2023-08-09 14:25:17
王俊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一般情况下,血压与饮水量有一定的关系,具体情况如下。

1、饮水量过多时

饮水量过多会导致体内的血容量增加,心脏的负荷也会加重,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所以血压高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适当饮水即可,不能大量饮水,以避免血压升高的情况。

2、饮水量过少时

饮水量过少会导致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降低。因此,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多排尿,保持体内的循环血容量稳定,从而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此外,高血压患者要避免饮水量过多或者过少,以免影响病情。高血压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关推荐
血压少喝水还是多喝水
高血压患者应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取决于患者的个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医生的建议。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即多喝水,是有益于健康的。水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以及体温的调节等过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血液的稀释,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果高血压患者没有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情况,通常建议多喝水。有助于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但也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以免短时间内血容量增加,反而引起血压升高。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如果高血压患者存在心脏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等特殊情况,水分的摄入就需要严格控制。过多的水分摄入可能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甚至引发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在这些情况下,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来确定具体的饮水量,并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来帮助控制水分平衡。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患者应按医生的要求规律用药,不能盲目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除了合理饮水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张淑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