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琦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骨科
导致儿童脚后跟疼痛的原因较多,常见于生长痛、缺钙、外伤、足底跖筋膜炎、感染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长痛:如果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并且运动量比较大,则可能是由于肌肉和韧带发育速度跟不上骨骼生长的速度所引起,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适当休息即可缓解。
2.缺钙:如果身体比较瘦弱,体内营养元素缺乏比较严重,可能会因为缺钙而诱发骨质疏松,导致下肢骨质承重增加,进而出现上述不适现象。此时需要积极补充钙质,比如在饮食中多吃牛奶、鸡蛋等食物,必要时可应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碳酸钙颗粒每日4包,分次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每次1-2支,每日三次,宜餐后服用。
3.外伤:若近期儿童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关节,可能导致软组织挫伤,也会出现此类情况,伴有活动受限、皮肤青紫等表现。此时可以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冷敷缓解,冷敷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
4.足底跖筋膜炎:通常是长时间过度劳累或者慢性损伤所致,会导致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从而引发红肿及疼痛症状。可以使用热水袋对患处进行热敷改善,热敷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也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饭后温水送服即可。
5.感染:如果脚后跟部位受到细菌或者是真菌感染,则会刺激局部皮肤黏膜,也会引发此类情况。此时需要配合医生给予抗生素药物进行消炎杀菌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头孢克肟颗粒等,如果是真菌感染所致,则需选择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药物治疗,通常建议饭后服用。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尤其是坐姿。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量,如蛋黄、蘑菇等,有助于骨骼健康。还要做好保暖措施,尽量避免着凉,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