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精神医学科
孩子晚上大哭、大闹、情绪失控,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去医院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地治疗。上述情况可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尿床、受到惊吓、缺乏营养、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1、环境因素
如果患儿睡觉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嘈杂,或者室内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如哭闹、烦躁等。家长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保持环境安静,有利于安抚患儿的情绪,促进患儿进入睡眠状态。
2、尿床
如果患儿睡前饮水过多,未及时排尿,可能会出现尿床的情况,在尿液刺激下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建议家长及时为患儿进行清洁并更换衣物,睡前避免让患儿过多饮水。
3、受到惊吓
如果患儿白天受到了惊吓,可能会导致晚上做噩梦,进而出现上述情况。家长可以及时抱起患儿,轻柔地拍打患儿的背部进行安抚,还可以通过玩具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缓解症状。
4、缺乏营养
如果患儿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机体缺乏营养元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出现晚上不易入睡、频繁哭闹等症状。家长应适当多给患儿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苹果、鸡蛋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元素。此外,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小儿碳酸钙D3颗粒、复合维生素B片等药物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元素。
5、消化不良
如果患儿睡前食用过多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从而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导致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适量食用小米粥、蔬菜粥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患儿尽早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睡觉前,建议家长避免患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影响患儿入睡及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