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风池小儿推拿手法有哪些

2024-05-22 10:57:41
任培华

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拿风池小儿推拿手法可以采取提捏风池,轻揉数次;按压风池,缓缓旋转;双指并拢,推至发际;热敷风池,轻按片刻;食指轻敲风池等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提捏风池,轻揉数次

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提起耳后凹陷处的风池穴,然后轻轻揉动几下。此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对于感冒引起的不适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按压风池,缓缓旋转

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住两侧风池穴,然后缓慢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起到疏风解表、清头明目的效果,从而减轻因外感风寒而引发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3.双指并拢,推至发际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从颈部开始沿着颈椎向上推到发际线位置。这个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颈肩部僵硬和疼痛,对预防颈椎病有一定的帮助。

4.热敷风池,轻按片刻

使用40℃左右热水袋或暖贴等物品,放置于风池穴上,然后轻轻按压3-5分钟。热敷可以扩张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疲劳和紧张情绪,对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群有较好的放松效果。

5.食指轻敲风池

用食指指尖轻轻地敲打风池穴,力度适中,每次敲击约30-50次。这种敲打法可以舒缓头部肌肉紧张,缓解头痛和头晕的症状,适合长时间工作导致的脑力疲劳。

以上提到的手法均需注意力度适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相关推荐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可以通过风池穴、合谷穴、大椎穴、曲池穴、开天门等穴位辅助缓解不适。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引起的一种感冒,小儿患风热感冒后,通常可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黄涕等症状。小儿风热感冒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推拿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1、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属于足少阳胆经,此穴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2、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3、大椎穴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具有解表清热、镇静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惊吓等症状。4、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5、开天门开天门是小儿推拿的基础穴位之一,在推拿时,需要将拇指指腹放在天门穴上,力度适中,以局部皮肤发红、有酸胀感为宜。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小儿的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武志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feedback@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