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磊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肝胆外科
肝胆管结石一般指肝内胆管结石,其治疗有药物溶石、内镜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等。建议患者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及身体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药物溶石:常用药物有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变胆汁的成分,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对于一些较小的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一些中成药也可起到清热利湿、化石排石的作用,如排石颗粒,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以利于结石排出。需注意的是,上述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2、内镜治疗:借助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等内镜设备,经口腔或经皮经肝穿刺进入胆管,进行取石、碎石等操作。可精准地处理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成小块,然后随胆汁排出体外。适用于直径较小、质地较脆的结石,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将结石破碎,减少了对身体的损伤。
4、胆管切开取石术:通过切除病变肝段、胆管切开取石等方式,直接去除结石,解除胆管梗阻,恢复胆汁的正常引流,防止胆汁淤积引发感染、胆管炎等并发症,从根本上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对肝脏及胆管的损害。
5、胆肠吻合术: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术式,通过重建胆道与肠道的通路恢复胆汁引流。该手术适用于结石多发、胆管狭窄或合并肝内胆管扩张的患者,可在直视下清除结石并解除梗阻。
需注意的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另外,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超声,观察结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