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2024-09-02 22:23:51

杨彬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全科

发热是人体在应对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状态时的一种常见生理反应,其环节主要包括信息传递、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免疫反应以及神经中枢调节。
1.信息传递: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或体内产生某些致热物质时,这些发热激活物会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这些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并释放一系列的内生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这些内生致热原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为后续的发热反应奠定基础。
2.产热增加: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等症状。随着产热增加,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表现为面色发红、全身温暖等。
3.散热减少: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皮肤温度下降,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同时,汗腺分泌减少,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也相应减少。
4.免疫反应:如果患者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会导致体内发生免疫反应,进而使身体产生过多的热量,容易引起发热的情况。
5.神经中枢调节:内生致热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部位,它包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和整合神经元,能够感受血液中内生致热原浓度的变化。当内生致热原浓度升高时,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会上移,进而出现发热。
发热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抵御外来的病菌侵入。但对于长期高热或者严重的发热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