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中医科
伏苓通常是指茯苓。茯苓加陈皮一般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理气健脾、补脾益肺、安神助眠等作用。
1、利水消肿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症状。
2、渗湿健脾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也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如果存在湿气过重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茯苓加陈皮进行泡水饮用,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3、理气健脾
伏苓是茯苓的一种,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健脾益胃、渗湿利水的功效。而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两者一起用,可以起到理气健脾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补脾益肺
伏苓陈皮可以补脾益肺,伏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肾经,具有补脾益肺的功效,而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两者一起用,可以起到补脾益肺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肺虚咳嗽等不适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安神助眠
伏苓陈皮具有一定的安神功效,也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如果存在神经衰弱等疾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精神萎靡等不适现象,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伏苓陈皮进行改善,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不可私自盲目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患者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