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发痒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4-26 15:30:54
张延清

张延清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口腔科

牙齿发痒可能是由牙龈炎、牙周炎、牙结石、过敏、龋齿、牙釉质损伤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牙龈炎

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牙龈组织炎症,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神经末梢而引起瘙痒感,常伴随牙龈肿胀、出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时,先清水漱口清洁口腔,再取少量含漱2-3分钟,无需再漱口。复方硼砂含漱液则需稀释后使用,一次取少量加5倍温开水含漱5分钟,一日3-4次,不可咽下。

2.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炎症反应可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红肿、发痒。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和脱落。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超声波洁牙术、龈下刮治术等专业治疗。术后避免过烫、过冷、过硬食物,以免刺激牙龈。

3.牙结石

牙结石是附着在牙面或牙龈边缘上的硬性沉积物,由食物残渣、唾液中的矿物质和口腔细菌形成。牙结石的存在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进而引发瘙痒。去除牙结石通常采用手动器械刮除法或超声波洁牙机洁治法,在门诊完成。术后要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使用牙线清理牙缝。

4.过敏

当牙齿对某些外部刺激产生敏感性时,会出现过敏现象,从而引发瘙痒的症状。常伴随牙齿疼痛、酸软和松动等症状。针对牙齿过敏,可以使用脱敏牙膏如含氟牙膏、抗酸牙膏等来改善症状。应挤出适量牙膏均匀涂抹在干燥牙刷上,轻柔刷牙约两分钟,确保牙膏充分接触牙齿。刷牙后用温水冲洗干净,并使用润滑口腔水漱口。

5.龋齿

龋病是由牙体硬组织逐渐损毁所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变部位易滋生细菌,产生毒素刺激牙龈,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瘙痒的情况。尤其在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不适感更为明显。对于浅表层龋坏,可通过氟化物处理预防进一步发展;深层龋坏则需由牙科医生进行填充治疗。治疗后若伤口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消炎药物。

6.牙釉质损伤

牙釉质损伤可能导致牙本质暴露,当接触到冷热刺激或粗糙食物时,会引起牙髓神经的敏感度增加,从而引发瘙痒的感觉。常伴随牙齿敏感、疼痛等症状。如果牙釉质损伤较轻,可以通过应用树脂材料进行直接充填修复;若损伤严重,则可能需要通过嵌体或者冠的方式进行修复。治疗后初期可能需适应一段时间,建议吃软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口腔卫生维护,如有必要,还可考虑进行专业的牙周清洁或X光检查以评估牙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