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 皮肤病与性病科
脂膜炎是指脂肪细胞破坏,脂肪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出现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可能是长期服用药物、外伤、感染、结核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长期服用药物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从而诱发该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外伤
如果患者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引起脂膜炎。建议患者可以在受伤24小时内进行冷敷,促进血管收缩,缓解不适症状。受伤24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3、感染
如果患者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脂肪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脂膜炎。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患者可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也可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进行治疗。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雌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疲倦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