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神经内科
老年人前庭功能下降多考虑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也可能是年龄增大、高血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老年人长期存在熬夜、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出现紊乱,从而引起前庭功能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酗酒。
2、年龄增大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各个器官会逐渐衰退,前庭功能也会有所下降,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3、高血压
若是老年人本身存在高血压的情况,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控制血压,可能会使血管壁受到损伤,会使内耳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耳鸣、头晕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药物进行降血压治疗,同时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
4、梅尼埃病
如果老年人患有梅尼埃病,可能会使内耳膜迷路积水,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耳鸣、耳闷胀感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来治疗,可以减轻内淋巴积水,控制眩晕发作,也可以通过内淋巴囊减压术进行治疗。
5、前庭神经炎
如果患者前庭神经受到病毒感染诱发炎症,会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眼球震动、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