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皮肤科
吃激素类药物皮肤容易出现淤血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用药不当、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药物副作用
激素类药物可以起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同时还需要遵医嘱停止用药。
2、用药不当
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损伤,从而引起皮肤瘀斑的情况,可能还会伴有腹痛、恶心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私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3、血小板减少症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该疾病,服用激素类药物后,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含量减少,从而引起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反应,导致血液逸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还可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等症状,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所致的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等。患者可表现为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皮肤瘀斑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