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敏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营养科
湿胖可能与饮食不当、久坐不动、过度思虑、脾胃功能虚弱、痰湿内蕴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高热量、油腻食物可能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进而影响水液代谢,使身体出现水肿现象,表现为湿胖。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建议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比例,如多吃苹果、菠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另外建议尽量喝温水,避免喝冷饮和吃冰冻食物。冷饮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水液代谢。
2.久坐不动
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形成湿气,导致体重增加。改善生活方式是必要的。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以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帮助排出湿气。
3.过度思虑
过度思虑会使心火旺盛,耗伤阴血,导致津液不足,同时也会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产生湿气,从而导致肥胖。心理疏导是治疗过度思虑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放松技巧,减轻压力,改善情绪,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也可以每天抽出15分钟左右进行自我放松,让自己的心情得到舒缓。
4.脾胃功能虚弱
脾胃功能减弱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使得营养物质不能转化为气血,而滞留于体内,最终化为湿浊,形成肥胖。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可以遵医嘱使用健脾祛湿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颗粒等,来增强脾胃功能,消除湿气。其中参苓白术颗粒需要用开水冲服,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5.痰湿内蕴
痰湿内蕴是指体内湿气过重,加上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湿邪积聚,形成痰湿,进一步加重了肥胖的程度。中医认为,痰湿内蕴可以通过针灸疗法进行缓解。例如,通过刺激足三里穴、丰隆穴等穴位,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消除湿气,需要由专业医生来进行操作,术后需要注意保暖,可以增添衣物、加盖毯子等。
针对湿胖的情况,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健康评估,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方面的检测。此外,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也有助于改善湿胖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