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通常情况下,憋气可以让心率达到90-120次/分,但具体数值因人而异。憋气是指用力吸气后,缓慢而又完全呼出的过程,适当练习憋气有助于提高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但不建议憋气过久。
在憋气时,人体的各个器官会处于短暂缺氧的状态,通常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脏也会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一般可以达到90-120次/分。如果憋气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氧含量减少,从而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等缺氧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晕厥。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时间憋气,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出现心率过快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深呼吸,休息一段时间后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憋气的情况。同时,建议患者在饮食上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有利于身体健康。若有不适,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