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蛋白偏高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04-23 15:54:54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血液内科

临床上一般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数值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炎症。如果出现反应蛋白偏高的情况,则可能是由于慢性损伤、急性心肌梗死、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因素导致。

1.慢性损伤:如长期吸烟、高血压等不良因素引起的慢性损伤,会导致体内存在炎症因子,从而引起反应蛋白偏高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去除诱因,戒烟,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会引起心脏血管堵塞,使局部细胞组织受到严重损害,诱发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当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进而表现为反应蛋白升高。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患病后可导致身体各个关节受到侵袭,致使软骨和滑膜遭到破坏,还会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刺激血液循环,造成反应蛋白明显增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症状。

4.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考虑与激素水平异常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容易对肾脏以及其他脏器造成损伤,所以会出现此现象。可以遵照医生指导口服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龙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5.强直性脊柱炎:通常与感染、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会造成腰骶部、下肢等部位出现僵硬感或者活动受限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四肢大关节出现肿胀、疼痛的现象。此时应配合医生选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结核病、肾结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这一情况。建议患者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