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受损时血清中含量升高的酶是什么

2024-09-02 22:23:32
王俊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心血管内科

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血清中含量升高的酶主要是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丰富,正常情况下,其在血清中的水平相对稳定。然而,一旦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如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情况,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肌酸激酶便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肌酸激酶的含量迅速升高。
肌酸激酶的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医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的水平变化,来判断心肌细胞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一般来说,心肌损伤后,肌酸激酶在数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除了肌酸激酶外,心肌细胞受损时,血清中其他一些酶也可能会升高,如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但这些酶的特异性相对较低,其在其他组织器官受损时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对于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变化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心肌细胞是否受损。如果血清中肌酸激酶持续升高,同时伴有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以及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那么就高度提示心肌细胞受到了损伤。此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